如何挑選美白產品

美白攻略1:如何挑選美白產品

Last Updated: 2023-06-10By Tags: ,

一到夏天,女人就淹沒在茫茫美白資訊當中。什麼是「源頭式美白」?什麼是「標靶式淡斑」?什麼又是「神經美白學」?眼花撩亂,難有盡頭。有的保養品只加一種美白成分,有的加很多美白成分,是加很多種的比較好嗎?到底要怎樣判斷才對?

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美白保養品,如何從龐雜市場資訊中,迅速建立架構、抓住重點、做出判斷,這是本篇文章的重點。

一、皮膚是怎樣變黑的

要談到皮膚為什麼會變黑,以及如何把皮膚白回來的策略,我們需要先簡單解釋酪胺酸酶 (tyrosinase)、黑色素細胞(melanocyte)和黑色素(melanin)三者間是怎樣發生機轉作用的。

酪胺酸酶普遍存在於人體中,而黑色素細胞存在於人類皮膚表皮層最底層(亦即基底層)中。一旦遇到以下幾種情形:

(1)紫外線照射
(2)自由基攻擊(如抽菸)
(3)生活不規律
(4)情緒壓力
(5)內分泌失調(如懷孕)

酪胺酸酶就會活性化,進而刺激黑色素細胞產生黑色素;黑色素細胞把黑色素傳遞到鄰近的角質細胞內,這就是皮膚變黑和色斑生成的原因。

二、如何避免皮膚變黑

由於酪胺酸酶是黑色素的催化劑,所以美白的治標策略就是不要讓酪胺酸酶活化,亦即不要觸發上述五種情形。然而這在現代社會是可以完全做得到的事情嗎?如果可以,那美白產品就不會大行其道了。

由於黑色素生成的機轉過程為:酪胺酸酶活化→黑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素→黑色素轉移至角質細胞→產生黑色皮膚或黑斑,所以目前美白成分都是針對其中某一項環節著手,大致可以分成抑制黑色素生成、阻斷黑色素轉移、淡化黑色素、代謝黑色素等四大手段:

(一) 抑制黑色素生成:

採取這種手段的美白知名成分有熊果素(Arbutin) (註1)和傳明酸(Tranexamic Acid),其原理都是抑制酪胺酸酶的活性化,讓酪胺酸酶無法催生黑色素,當然就不會有後續的黑色素進入角質細胞過程。市場上所謂的「源頭式美白」,大多是運用這種美白手段。(註2)

(二) 阻斷黑色素轉移:

採取這種手段的美白成分為維他命B3(Niacinamide),這是美國「肌膚色素」研究專家、辛辛那提大學皮膚醫學系Raymond Boissy博士的研究發現。他發現Niacinamide可以抑制黑色素與角質細胞結合,就算酪胺酸酶再怎樣催生黑色素生成,黑色素轉移不進角質細胞裡也沒有用。這套「阻斷黑色素移轉路徑」理論獲得證實後,已於2005年美國皮膚醫學年會(AAD)及首屆亞洲區光照生物學會(First Asian Conference on Photobiology)中進行發表,成為美白新顯學。

(三) 淡化黑色素:

採取這種手段的美白知名成分為維生素C,其作用在淡化黑色素,把黑的白回來,市場上所謂的「標靶式淡斑」,大多是運用這種美白手段。維生素C的化學形態有分左旋與右旋兩種,由於只有左旋結構才能被肌膚利用吸收,所以我們會把左旋C分解出來;但因為左旋C結構不穩定,所以必須將它與其他成分結合成穩定的維生素C衍生物,例如衛生署公告核可的美白成分:乙基維他命C(3-O-ethyl Ascorbic Acid)、維他命C磷酸鎂(Magnesium Ascorbyl Phosphate)、維他命C糖苷(Ascorbyl Glucoside)、維他命C磷酸鈉(Sodium Ascorbyl Phosphate) 都屬此類。(註3)

(四) 代謝黑色素:

採取這種手段的知名成分有Melaclear 2™、煥膚再生精華(Exo-T™)和水楊酸衍生物(Potassium Methoxysalicylate),其作用在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,亦即溫和去角質作用。使變黑或染斑皮膚加速脫離皮膚表層,讓底層新生白嫩肌膚出頭天。由於兼有去角質產品的作用,能改善膚色不均、皮表粗糙、毛孔粗大等問題,故成為美白成分中具有衍生效益的成分。

三、什麼是神經美白學?

前面說過,會刺激酪胺酸酶活性化的原因,除了外在環境因素(如紫外線)之外,還有內在情緒壓力,如果情緒壓力又導致內分泌失調,那情況就更雪上加霜,即使躲在家裡足不出戶、日伏夜出,還是會有黑色素細胞產出黑色素的可能。(註4)

所謂的「神經美白學」,就是主張透過保養品來舒緩情緒壓力,其方法大概有兩種:(1)透過保養品香氛來提升愉悅感,進而達到舒緩情緒的目的,這就是為何有些歐美品牌保養品香到不行的原因。(2)添加會誘發快樂情緒的活性成分,例如阿爾卑斯山露珠草萃取(ALPAFLOR® Scutellaria AO)就是一個常被使用的成分。

生長在阿爾卑斯山的有機露珠草,可以激勵β-endorphins (β-快樂酚多精,是一種腦內啡,天然的快樂因子) 的生成。由於有機露珠草可以誘發快樂感,所以能讓肌膚舒緩抗壓,進而降低酪胺酸酶活性化的機率。就其作用的機轉環節,應該可以歸類為「源頭式美白」的一種。

四、合理的美白配方設計

一個合理的全面美白配方設計,應該同時照顧到抑制黑色素生成、阻斷黑色素轉移、淡化黑色素和代謝黑色素等環節。不過美白成份算是對皮膚比較刺激的成分,其作用比較不是在做溫和性的補充,而是在做抑制、阻斷、漂白等積極性作用,美白成份的不當混和,有時反而會造成配方上的不穩定性、甚至致敏性。所以與其追求單一美白產品的all-in-one,不如用整套美白產品保養程序(化妝水+精華液+乳霜/乳液)疊加後,是否全面顧及到美白的四大環節來判斷,這樣比較安全。

好的美白產品,除了注意美白四大機轉環節的全面性之外,保濕配方設計也非常重要。保濕為美白與抗皺之本,做好了保溼,肌膚水嫩健康,美白和抗皺的效益才容易明顯。

人類歷經長期進化演變,衍生出居住在不同緯度地帶的白色、黃色、棕色和黑色人種,這些膚色的成因都和黑色素有關,可以說黑色素就是人類用來抵禦紫外線傷害的自然保護機制,如今在愛美的心態下,我們用種種美白成分來阻止和抵銷這種天然保護機制,使皮膚受到傷害時,不能用天然保護機制來進行防禦,其實就長遠而言未必是件好事。正確的美白保養,還是應該儘量從避免日曬和防曬做起,而不是曬黑之後,再全面向黑色素進行反攻。

註1: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89年6月5日發布【衛署藥字第八九○二八一○四號】公告規定,含有熊果素成分的製品中所含之不純物(Hydroquinone)應在20ppm以下。為了讓生產的化妝品避開此項爭議,近來業界多以傳明酸取代熊果素作為美白成分。

註2:隨著黑色素研究成果的不斷累積,科學家已經發現酪胺酸酶的活性化是由MITF (Microphthalmia transcription factor,中文譯為:小眼相關轉錄因子)所引起,所以只要抑制MITF的活性,就能抑制酪胺酸酶相關酵素(TYR、TYRP-1、TYRP-2)的活性,進而抑制黑色素的生成。許多新一代美白產品,其抑制對象多由酪胺酸酶轉移至更源頭的MITF,不過本文為大眾文章,為避免讀者閱讀困擾,已簡化較艱澀之專業相關知識。

註3: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美白成分,請參閱: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一般化粧品美白成分

註4:人類腦下垂體受感受到壓力之後,會促成促腎上腺皮質激素(ACTH)的釋放,而ACTH是α-促黑色素細胞刺激素(α-MSH)的前體,α-MSH會誘發MITF的濃度,MITF會刺激酪胺酸酶的活化,酪胺酸酶會導致黑色素的生成。本文為大眾文章,已簡化較艱澀之專業相關知識,有興趣之讀者可至網路上搜尋 ACTH → α-MSH → MITF → Tyrosinase → Melanin 這一連串連鎖反應相關知識。

訂閱Francena新訊

Francena有新文章時就會Mail通知您

Leave A Comment